又是一个人下楼吃午餐了。在楼下的意大利餐厅,点了一份蒜茸奶油意大利面,找了一个面向街边的座位,静静的发呆。 以往在这个时候,安娜总是坐在我的身旁边吃边发劳骚,我已习惯了她的鼓噪,现在缺了她,我怎么满怀感伤了呢? 安娜是我的俄国朋友,我们在同一个所里工作。孤独是媒介,让我们成了朋友。她是一个39岁的单身,一个每天至少工作14个小时的工作狂。我呐,喜欢在晚上和周末工作,所以在非工作时间里,整栋建筑物里,常常只有我们俩的身影晃荡着,后来不是她跟着我,就是我跟着她啦。 她的合同9月底就要到期了,所里没有再续合同。她最拿手的绝活就是发表学术文章,每年都好几篇。她的性格孤傲,谁都瞧不起,我也常被她讽刺,不过她认可我的专业技能,在讽刺我的时候会把声音压得低低的。 为了她还能继续在所里工作,我们俩联合递交了一份学术转化成产品的基金申请。可是在9.11那天,我们收到了拒绝通知,理由是我们博士毕业至今的年份太久了,不符合申请条件。嘿!这拒绝的理由还真是奇怪哦。 安娜第二天就飞去另一个国家面试工作了,这份工作好像并不会给她,她自己买机票去面谈了,我的心也随着她走了。 安娜和我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在超过4个以上的国家工作过,我们俩人都认同谋生非常不容易。想到就要分别了,心情就像放飞的风筝。。。断线的无奈。。。 窗外有人在向我招手。哦!是莘蒂!(见http://blog.creaders.net/guyucaoming/user_blog_diary.php?did=75635)我的心激烈地跳动了起来。我已有一年半没有见到她了,去年她的合同到期,没有再续。她回她的祖国加拿大找工作去了。今年7月,她在所里工作的学术文章发表了,我第一时间发email祝贺她,同时也暗示她可以用这篇文章找工作。 她同我隔窗打过招呼后,随同她的同事走远了。她回来了!在相邻的研究所里工作。真为她高兴。 莘蒂曾是一位加拿大外交官的妻子。博士毕业后,她随着丈夫做了10年的外交官夫人。不知什么原因,她离婚了,做回了本行工作。她没有发表过学术文章,我们能在所里相遇,应该感谢她极佳的外貌吧!当年我申请所里的职位时,被要求至少有3篇以上国际一流学术论文,她没有论文就能进来,想必是她的雇主有理由相信她的外貌,会激发他的学术灵感吧。同样是孤独做得媒,我们成了朋友。 在人生的旅途中,我邂逅了许多人。有些人只是与我短暂相处,我们能称之为朋友。还有些人通过空间,也能成为朋友。前些时,偶然想起网上的朋友:山月歌、月弯儿;就习惯的点击了她们的网页,然而内容空了。我愣了一下,笑了!她们选择做我的隐身朋友啦。 还是放松自己的心情吧,人生常有没法避免的遗憾事,只要我们在乎过对方,就孤而不独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