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精选了他的60首诗歌作品,欢迎大家选择朗诵。
请欣赏CCTV2008新年新诗会,王小丫、刘芳菲朗诵《别》
01。晓望(爱情诗,收入孙望先生所编的《中国战前新诗选》)
02。流浪人的日子(发表于40年代桂林《诗》杂志。当时正好是抗日战争,作者正流亡在广西一带。)
03。雨天小唱
04。都市是死海(发表于40年代,有感于抗战后方权贵的醉生梦死)
05。门里关着一个春天(发表于1957年。和50年代的“假大空”诗歌有所不同,表现了人民丰收的真实喜悦,收入《中国新文学大系·诗歌卷》)
06。太平天国的石舫
07。梅园一瞥
08。周总理的遗言(发表于《文汇报》,是比较适合朗诵的诗歌)
09。盲人
10。望星星([评析]人们仰望夜空的星星与星星照耀着城镇、乡村、人们看似客观的观照,实际上寓有生活的企盼。 以星星装扮我们的国土委婉地点明人们仰望垦星所希求的光明。然而,诗人感物而动,形诸于诗,是因为感情的郁积,是要从物回到人的自身。 让人们自己的眼睛比星星更明更亮,而“光源就是咱们自身。”于是,所谓的望星星,对星星光明的期待,本质上是人的自我观望及对自我觉悟的期待。 诗人认定光明会战胜黑暗,显示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,诗也就在感坏中有了较多的理性因素。)
11。跘脚石
12。皱纹
13。春在庐山
14。入队前夕(儿歌。吴奔星先生30年代初,曾在上海《小朋友》发表过儿歌。在他的诗歌里,拟儿歌体的不多)
15。绍兴拾句
16。草坪(这是吴奔星先生带领学生去探望巴金先生之后的作品)
17。别
18。走在相思树下
19。巷道短歌
20。航标灯
21。过三峡
22。鹌鹑(吴奔星先生在80年代初家养过鹌鹑,因此对这种不起眼的小动物,有独特的感悟)
23。南京长江大桥
24。赠远
25。武则天的“无字碑”(发表于《人民日报》。历史人物的如何评价问题,武则天可以给人启发)
26。喇叭花
27。沉默
28。赠护士
29。采石矶太白楼放歌
30。植树
31。青天
32。萤
33。被抽打的岩石
34。表情
35。落日(写出了黄昏落日之美)
36。烟斗
37。海峡行吟
38。登长城放歌
39。听琴
40。山径
41。夜里的秦淮
42。致艾青(吴奔星先生和艾青30年代即相互知晓,40年代在大后方见面,后来一起在57年被打成右派。)
43。生命
44。青青的野草
45。向舞池寻找徐迟(徐迟先生是一个罗曼蒂克的诗人。此诗是对他真实的写照)
46。漓江之恋(散文诗)
47。山泉之歌
48。浪花
49。爱的抉择
50。浮云
51。春天的畅想
52。回忆
53。茶馆一瞥
54。诗神与爱神
55。匆匆
56。何必感到突然
57。我舍不得看惯了的月光
58。脚印
59。我沿山涧以彳亍
60。漫步雨花台(1957年发表于《人民文学》杂志,后曾被谱成曲子。诗歌的节奏感比较强)